张恒远音乐路上的追光者
- 汉朝历史
- 2025-06-14 17:44:14
- 22
山城少年的音乐启蒙
1986年11月30日生于贵州黔东南的张恒远,在侗族大歌环绕的吊脚楼间度过童年。父亲是中学音乐教师,家中老式录音机循环播放的《黄河大合唱》成为他最早的音乐教材。12岁那年,他用卖山货积攒的零花钱买了第一把红棉吉他,在镇文化站自学和弦指法,这段经历后来被他写入原创歌曲《山路弯弯》的歌词:"青石板上弹响的夏天/是永远回不去的琴弦"### 专业道路的转折点
2005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,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弟子王明琦教授。在校期间系统学习美声唱法,却因迷恋摇滚乐经常翘课参加地下乐队演出。这段矛盾期催生了他独特的"跨界唱腔"2008年大学生音乐节上,其改编的《青藏高原》融合原生态唱法与金属乐编曲,获得原创组金奖。评委那英现场点评:"嗓子像装了弹簧,从最低音到最高音毫无断层"### 选秀舞台的淬炼
2013年《中国好声音》第二季成为其人生转折点。盲选时以汪峰《存在》惊艳四座,原唱者转身后直言:"唱出了我写不出的挣扎感"与毕夏的合唱《像梦一样自由》创下当期最高收视点,编曲中加入的侗族大歌吟唱片段引发网络热议。虽最终获得亚军,但节目音乐总监梁翘柏特别赞赏:"声音有地质断层般的质感,每句尾音都带着贵州山风的湿润"。
创作型歌手的蜕变
赛后签约灿星文化,却坚持拒绝商业口水歌。首张EP《卑微的荣耀》全部自作曲,其中《夜空中最亮的星》翻唱版本被原作者逃跑计划认可为"最富叙事性的演绎"2016年与台湾制作人陈建骐合作的《远方》,尝试将侗族琵琶与电子合成器结合,入围第28届金曲奖最佳编曲。录音棚花絮显示,他为追求"雨打芭蕉"拟音效果,曾连续72小时调试混响参数。
多元艺术身份的探索
2018年起拓展至影视领域,为电影《无名之辈》创作并演唱插曲《胡广生》,用贵州方言演绎的"带你到处去飞翔"年度金句。2020年担任网综《明日之子》导师期间,因坚持选用民间唢呐艺人参加选拔引发行业讨论。近年更投身音乐剧创作,其监制的《夜郎谷》融合苗族古歌与现代舞美,全国巡演场场爆满。
音乐之外的立体人生
鲜为人知的是,他持续资助贵州山区音乐教育十余年,在凯里建成三所"山音教室"2024年公开的日记本显示,他每年采风期间收集的民间歌谣已达2000余首,计划建成数字化民歌档案馆。妻子是大学同学小提琴手李梦,两人在《歌手》节目伴奏时相识,育有一女取名"张音"家庭生活低调温馨。